近日,在南麻街道许村的香菇养殖棚内,密匝匝的香菇已到了采收期,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。这是今年由沂源县科协引进,沂源县富硒农产品协会牵头,利用新技术推广的食用菌养殖产业项目,首批香菇现已上市。
“香菇养殖的技术要求和劳动力强度都不大,收益却很可观。”沂源县富硒农产品协会的丁学芳说,“我们将逐渐扩大养殖规模,帮助更多的村民,特别是劳动力弱的村民增加生产收入。”
据悉,该协会已与山东众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采取“协会+公司+农户”的生产模式,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:一是从湖北随县聘请技术专家实地实时跟踪指导农户生产,二是生产的香菇全部回收,保证养殖户们既能“养得好”,又能“销得畅”。目前,首批养殖的3个村8个大棚,都在专业技术员的指导下,如期开展养殖工作。
“这样的订单式产业项目,对于农户来说,相当于先吃了颗定心丸。”县科协负责人孟主任介绍说,“利用新技术试点成功后,将通过典型示范带动,逐步扩大辐射面,计划明年在全县进行推广实施。”
为更好地服务乡村产业振兴,沂源县科协积极创新思路、主动转变方式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牵头组织部分农技协和企业负责人,先后到湖北、河南、滨州、蒙阴等地考察,引进该食用菌养殖项目。同时,还将配套引进菌棒生产、食用菌加工等项目,逐步完善产业链,带动更多村民实现科学养殖、增收致富。
“燕崖镇是旅游特色小镇,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。”镇招商办负责人周主任说,“近年来,随着环保治理的深入推进,不少畜禽养殖户面临转型的困扰。食用菌项目的引进,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。”
按照环保治理要求,不少畜禽养殖户被关停或取缔。拆除养殖棚,一方面养殖户损失较大,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。若转型为食用菌养殖,不但能达到环保要求,又能有效帮助原畜禽类养殖户“腾笼换鸟”,新上更好的产业项目,并能实现新的增收渠道,可为乡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的典型样本。
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,沂源县科协将紧密结合实际、强化联系协调,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以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精准化服务等,进一步提升“科技种田”本领,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