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博山区科协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群团改革的重要思想,全面落实市委“拼比看”要求和区委创新提升工作要求,紧抓组织建设、创新服务、科学普及三大关键,聚力实施“七大工程”,不断创新思路、提升质效,努力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塑造新优势、展现新作为。
一、实施企业科创智力支撑工程
一是依托全市“四·一”工程项目评审、淄博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认定等激励平台,建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库,联合工信、科技、工会等部门,定期开展项目征集活动。力争在今年的全市“四·一”工程评审活动中入选10个以上项目,为博山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注入“催化剂”。二是深入实施科创金桥行动,用好中科协专利信息平台资源,为博山区企业提供定点“靶向”科创方案,促进科技经济有效融合。计划邀请省市专家来博开展专利信息平台应用培训,助力至少10家企业注册应用。
二、实施科技人才引用和服务平台建设工程
持续开展“链接高端学会”专项行动,举办高层次学术交流。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紧密结合科技研发创新、园区产业发展需求,邀请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,深化科技交流,碰撞智慧火花,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。一是在去年企业链接学会资源摸排工作的基础上,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,开展对接交流。重点链接汽车工程、机械工业、自动化等省级学会组织和高层次院士专家来博把脉问诊,提供技术支持。积极推动中医药学会与岜山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交流合作。二是打造产学研融通高地。总结办会经验,在提高层次、扩大影响、 增强实效上下功夫。聚焦人才、技术、项目等要素资源引入,年内计划举办省疼痛医学会创新发展大会、市科协稷下科技论坛等产学研交流活动3场以上,充分发挥学会作用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。三是围绕全区“一村一业”项目,组织开展“一村一业技术能手传帮带”活动,根据项目实际需求,协调相关农技协会的专家教授、种植能手进行技术指导,为“一村一业”提供技术支持。
三、实施“科普+”机制创新工程
践行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”理念,提升科普资源保障能力和科普公共服务能力,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。一是联合市科技馆开展流动科技馆“博山行”科普志愿服务活动。积极对接区教体局和万杰朝阳学校,做好流动科技馆启动仪式筹备及参观等保障工作。目前已举办活动启动仪式,下一步将有序组织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参观体验,活动持续到四月份。二是积极开展“青少年科技节”系列活动。联合区教体局组织博山区师生开展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、电子创作与奇迹创意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评比活动,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选省市科技赛事,活动贯穿全年。三是深入打造“全国科普月”主题品牌。联动相关区直部门、镇街基层科协组织和社会科普资源,实施科普联合行动,推进科普活动“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家庭”,兴起全民参与、共建共享的科普热潮。计划全年开展联合科普宣传活动20场次以上,争取中科协、省科协表彰事项3个以上。
四、实施“新质生产力”科普品牌深化提升工程
一是紧紧围绕博山区九大产业园区、科技龙头企业、特色农业,打造“三个一”科普板块,即“一园一产”“一企一品”“一村一业”,全方位引导园区、企业和村居把握发展趋势、瞄准技术前沿、精准创新突破,不断丰富“新质生产力”科普内涵。二是建立区、镇街、基地科普宣传矩阵,依托“博山好”和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公众号,常态化发布新质生产力科普文章、科普视频、活动预告等内容,增强科普公众号互动性和原创性,提升读者的关注度和参与感。三是聚焦科技前沿,链接高层次科普资源。积极对接争取“中科院老科学家进校园”、省科协“院士专家行”来博开展科普宣讲活动。
五、实施科普资源聚合创优工程
一是创新开展博山区现代科普场馆体系建设。推动以专题科普馆、科普教育基地、企业科技馆等多元主体场馆为骨干,以科普大篷车、社区科普馆和校园科普馆为延伸的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建设。筹备成立博山区科普场馆联盟,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级各类科技场馆科普服务功能,形成工作合力。二是完善博山区现有科普资源信息,积极推荐岜山中医药、可心口腔、燕青农业等单位申报省级科普项目。计划争取省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示范工程项目各一项。
六、实施服务科技工作者质效提升工程
一是聚焦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。深挖科学家精神内涵底蕴,积极争取中科协、中科院专家资源,年内开展至少20场次科学家精神“进校园、进场馆、进企业”宣传活动,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普科创全过程。二是深化科协全员联系服务对象机制。深入基层一线,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,采取一月一调度,一季一总结,梳理服务对象在技术创新、人才引进、链接资源等方面的需求,“一事一策”跟进服务,年内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。三是完善举荐表彰和选树宣传机制。做好中国青年科技奖、山东省青年科技奖、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国家、省级人才和科技奖项推荐,争取较往年有新的突破。计划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期间,精心开展“博山区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的选树宣传,进一步树榜样、育人才、出名家,提升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。
七、实施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工程
一是坚持党建带群建,建立完善学会党的组织工作体系。对接民政和行政审批部门,全面摸排所辖协会、学会基本情况,规范设置学会党支部、联合党支部,推动学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。二是完善基层科协组织网络。计划新成立博山区果蔬协会,探索建立园区科协组织。指导基层科协组织围绕服务全区中心大局,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实现纵横协同、上下呼应的系统联动局面。争取博山区基层科协组织改革工作,入选全省典型案例。